主要行業
- 金融服務 房地產 有色金屬
- 醫藥生物 化工行業 機械設備
- 交通運輸 農林牧漁 電子行業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務
- 汽車行業 黑色金屬 采掘行業
- 家用電器 餐飲旅游 公用事業
- 商業貿易 信息設備 食品飲料
- 輕工制造 紡織服裝 新能源汽車
- 高端裝備制造 其他行業
點擊進入可選擇細分行業
【免責條款】
1. 用戶直接或通過各類方式間接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服務和數據的行為,都將被視作已無條件接受本聲明所涉全部內容;若用戶對本聲明的任何條款有異議,請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全部服務。
2. 用戶需知,研報資料由網友上傳,所有權歸上傳網友所有,慧博投研資訊僅提供存放服務,慧博投研資訊不保證資料內容的合法性、正確性、完整性、真實性或品質;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若認為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內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權的情形,應該及時向慧博投研資訊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鄄┩堆匈Y訊將遵循"版權保護投訴指引"處理該信息內容;
4.本條款是本站免責條款的附則,其他更多內容詳見本站底部《免責聲明》;
■行業走勢:本周公用事業與環保指數上漲0.34%,上證綜指上漲0.1%。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其中公用事業板塊中清潔能源發電與地方電網板塊漲幅較大,本周分別上漲2.54%和1.99%;環保板塊中固廢板塊漲幅最大,上漲7.09%。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
■本周要點:
1)公用事業觀點:
確立央企可再生能源比重目標,進一步推動新能源轉型:國務院國資委于日前編制印發《關于推進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十四五”時期,中央企業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下降15%,萬元產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8%,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達到5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收比重不低于30%。到2030年,中央企業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大幅下降,萬元產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到2060年,中央企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和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全面建立。經過我們統計,我國“五大四小”發電集團截至2020年底合計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約為39.55%,距離可再生能源比重達到50%以上的目標仍有較大空間,建議關注央企下屬在“十四五”期間新能源裝機增量預期較大的【華能國際(A+H)】【上海電力】【華潤電力(H)】【中國核電】等。
從“項目競配”看新能源運營標的中期成長性:總體來看我們認為新能源運營的三層投資框架分別為:1)長期看公司質地和裝機規劃;2)中期看擬建、籌建項目儲備;3)短期看“在建工程”。我們認為今年的項目競配情況反映了各企業中期發展潛力,光伏、陸上風電、海上風電的建設周期分別為半年、1年以及1.5-2年。2021年競配的項目有望在2022年開工建設,于2023年投產。因此,我們梳理了2021年各省公布的風光項目競配情況,已有17個省份發布競配結果,總體來看以國家能源集團、大唐集團、國電投集團為首的傳統發電企業集團具備絕對競爭力,上市公司層面中【華潤電力(H)】、【華能國際(A+H)】【三峽能源】【龍源電力(H)】【中國核電】所獲裝機容量最高,分別為8.4GW、5.5GW、4.6GW、4.4GW和3.5GW。
2)環保事業觀點:
加強廢水循環利用,大力提升用水效率: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聯合印發《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力爭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4%左右,工業用市政再生水量大幅提高,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16%,基本形成主要用水行業廢水高效循環利用新格局。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城市節水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全國城市用水效率進一步提升,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水循環利用進一步受到重視,推薦廣泛應用于市政水處理、工業污水處理的臭氧發生器龍頭企業【國林科技】,同時建議重點關注民用離心泵龍頭【凌霄泵業】。
加快構建循環經濟體系,再生資源受到重視:日前國資委印發《關于推進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加快構建循環經濟體系,中央企業要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重點,著力構建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提升再生資源加工利用水平,推動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舊動力電池等再生資源規?;?、規范化、清潔化利用。建議重點關注危廢資源化龍頭標的【高能環境】以及再生塑料稀缺標的【英科再生】。
■市場信息跟蹤:
1)碳市場跟蹤:本周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總成交量2807萬噸,總成交額13.79億元。最高成交價62.29元/噸,最低成交價47元/噸。各地碳交易市場總成交量139.7萬噸。平均成交價方面,成交均價最高為北京市場為69.15元/噸,最低福建成交價僅為0.99元/噸。
2)天然氣價格跟蹤:據卓創資訊發布的數據,本周期內,全國LNG出廠成交周均價為4838.80元/噸,環比上漲195.27元/噸,漲幅4.21%;其中,接收站出廠周均價4988.06元/噸,環比上漲134.19元/噸,漲幅8.78%;工廠出廠周均價為4752.86元/噸,環比上漲148.18元/噸,漲幅3.22%。
3)煤市場價格跟蹤:根據煤炭資源網發布的數據,本周CCI5500綜合價格指數為851元/噸。從產地看,榆林5800大卡指數815元,周環比降100元;鄂爾多斯5500大卡指數650元,周環比降57元;大同5500大卡指數710元,周環比降65元。隨著大集團外購價格的再次下調,主產地又開始新一波降價,多數煤礦降價50-120元不等。
■投資組合
【中國核電】+【三峽能源】+【上海電力】+【華能國際】+【節能風電】+【國林科技】
■風險提示:政策推進不及預期,項目投產進度不及預期,動力煤價上漲,水電來水不及預期,電價下調風險。
為了完善報告評分體系,請在看完報告后理性打個分,以便我們以后為您展示更優質的報告。
您也可以對自己點評與評分的報告在“我的云筆記”里進行復盤管理,方便您的研究與思考,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正在加載,請稍候...